《跨界合作》的策划会,到底还是来了。

会议室里坐满了节目组的人,我和霍时野分坐长桌两边,像楚河汉界。

导演是个留着络腮胡的热情中年男人,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他的「伟大构想」。

「我们这一季的核心,就是展现二位从竞争到合作的火花!所以前期,肯定要保留一些二位熟悉的,呃,交流方式。」

我翻着手里的流程草案,越看眉头皱得越紧。

里面充斥着各种刻意的「巧合」和「互动」,什么抽签分组、默契考验,甚至还有共享办公室的桥段。

「导演,」我放下草案,尽量让语气平和,「我认为,既然是商业合作节目,重点应该放在我们如何整合资源、解决实际商业案例上。

「用数据和结果说话,比这些设计出来的互动更有说服力。」

「秦总说得对!」导演还没接话,对面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家伙突然开口了。

霍时野抬起头,话锋一转:「不过观众想看的不全是数据和结果。适当的互动环节有必要,可以满足观众的……期待。」

他最后一个词说得有点含糊。

我忍不住怼了回去。

「期待什么?期待我们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围观表演?」

「霍总,我们是企业家,不是演员。」

「我没说我们是演员。」

霍时野迎上我的视线,眼神有点闪烁,但语气硬撑着。

「但既然接了这节目,总要考虑收视率。适当的互动,能更快地建立……合作形象。」

「建立形象靠的是真本事,不是作秀。」

「作秀也是本事的一种。」

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,语速越来越快,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又回到了录《巅峰对话》的时候。

节目组的人面面相觑,没人敢插话。

霍时野像是被我的固执惹毛了,脱口而出,「更何况,你每次压力大或者思考的时候,就喜欢用手指快速敲桌面,这种小动作数据能体现出来吗?

「但镜头能抓到!这些细节才是观众觉得真实的东西!」

话音落下,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。

我整个人愣在座位上,手指还维持着刚刚无意识敲击桌面的动作,僵在半空。

他怎么会知道?

这个小习惯,连跟了我好几年的助理小雨都未必清楚地注意到。

只有在极度专注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,我才会无意识地这样。

他……

我盯着他,一字一顿地问:「你、怎、么、知、道?」

霍时野脸上的血色「唰」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。

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显的慌乱,像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的小孩。

猛地低下头,避开我的注视,手指紧张地蜷缩起来。

「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」

他声音干巴巴的,带着一种欲盖弥彰的僵硬。

「研究对手的习惯,不是很正常吗?」

研究对手的习惯?

研究到这种连我自己都可能忽略的细微末节?

这解释太牵强了。

比那天的「入戏太深」还要牵强。

我看着他那副明显心虚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样子。

之前关于他反常的醉酒、那句莫名其妙的「十五年」、电话里的道歉、还有此刻这不合理的「了解」所有的疑问。

全都混杂在一起,在我脑子里嗡嗡作响。

霍时野,你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?

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,只有摄像机还在无声地运转着。

导演终于反应过来,干咳两声,试图打圆场。

「那个,霍总观察真是仔细哈!这种细节确实很生动!那我们再聊聊这个互动环节的具体设计……」

后面导演说了什么,我几乎没听进去。

我的目光一直落在对面那个试图把自己缩进椅子里的人身上。

他不再看我,也不再参与争论。

只是盯着面前的笔记本屏幕,耳根却不受控制地,一点点红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