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同门、上课、不识、加好友,这就是开端了。非得说故事的开始有什么必须要铺垫,那就是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以美食为开始的邀约见面。因为未来几年需要见很多面,因为见面是早晚的,因为好奇,也因为刚开始——闲的。但我向她说到在哪有好吃的,可以一起去,却是出于在室友前面前炫耀的目的,证明能将对方约出来。我清楚记得,过去知道怎么和女孩聊的火热。即使与女孩聊得火热这事有很长时间没有实践过了,但邀约并不需要太过复杂的铺垫。我用了一些简单的套路话术,就将本次聊天推向了我想要的结果。
「很好吃,非常不错」,「你刚来,带你尝尝附近的美食。」勾起对方的味蕾,借同门名义,合情合理,被邀约的人起不了半分防范。约出来吃吃饭、见见面,成功的可能性出奇的高,这是我懂的。但我只是为了炫耀,并不是真正要将她约出来见面,我当然也以其它理由推掉了这次我提出来的见面。是的,我也是闲的。
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并没有太多交集。对她的印象也并不是很好,尽管我们的试验桌紧挨着。其间也发生一些不愉快,在日记中写下了一段关于她的话:「学生之间的相处真是简单,不喜欢就离开,喜欢就多接触。况且,我已离开学校三年,就更懂了,何苦为难自己。教会别人做事做人,那是老师和社会的事,我只求内心平和。」
我已经离校三年了,为什么又来读书?那天两个同事兼朋友帮我把行李送到学生寝室,出去小酌了点。酒过三巡,已经离开公司,也当说说为什么辞职读书,正好其中一个朋友也想离职。他想辞职,我进入公司半年就知道了,不过疫情把他强行留下了两年,搞得全公司都知道他要离职。我什么都没说,只是默默地做着准备,考试、过线、上了、离职,就这么简单,也不那么简单。
离职是注定的,在入职的时候就做好了的打算,三年后辞职。为了这次离职,除了工作的时间,其他时间都在默默看书。这书看了三年,一看就是三年。三年间也想去考试,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连报名都没机会。第一年出差在外无法考试,没有报名。第二年还是没有考试,依然还是没报名,不过出差的地方从国内变成国外。
出差回来不久就遇上了疫情,这给了我大量时间复习,也给了我时间报名和考试。本来没人知道的,但公司还想安排出国出差,疫情让我有些害怕,所以顺势就说了想继续深造的想法,另外也提出真要去国外需要加补贴。公司没有同意加钱,当然也没去成国外。从这里来说,还是很感谢直系领导的。他顶住了公司的压力,让我考完再说,而公司也给了我这个机会。
这么好的公司,这么好的领导,那我为什么走了。因为钱途和前途,并不是说公司给的钱少。少是一个相对的字,在这个消费水平堪比一线的二线城市,工资水平还是可以的。但对我来说或者对大部分人来说,这点钱不能让我避免一个普通人应当承受的痛苦,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痛苦。该省还是要省,能省就省。物质上的短缺,绝大可能会导致精神也遭受折磨。为此大家还衍生出一种智慧,既然工资上不去,那就想要的少一点,欲望低一点。
有一天,和朋友兼同事钱生在讨论前途。鉴于未来一眼能望到头,我问到:「钱生,以后你想成为部门里的谁?」
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没有上升的途径,未来的路上,更大一点的可能是熬到四五十岁终于成为了部门副职。但这么多人都在盯着一个小小的部门副职又为什么是我或者钱生,我们都没有看到希望,都看到了命运的底色上刻着「普通」二字。我明白,这两种人我都不想成为,所以主动改变。
「我只是想平凡而不平庸的活着。」我对两个朋友说。「为什么没能去读清北,其实在高考没考上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了。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个梦想,只是到现在才明白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,有些事有些人就是做不到。是的,我们都是普通人。」我接受了我的普通,不再如此恐惧普通,但还没完全接受。我就想平凡而不平庸的活着,所以选择读研究生,让这平凡的一生多一点意义。为了「意义」两个字,我又陷进去了。
我不明白是时间在开玩笑,还是命运在开玩笑。研究生第一年我是如此嫌弃你,觉得你是如此的呆,以至于座位紧挨着,竟然没有和你产生过多的交集,仅是同门,仅是同学。研二换了实验室,我依然对你没有任何喜欢,只是不喜欢也不讨厌,甚至有一天你把我逼急,忍不住对你说「我爱你」。可研三竟然喜欢你了,一切来的那么自然,无法预料。
这应当从研二换实验室之后,被那个俏皮师姐调侃开始说起。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尽寂寥。秋月,看到这个词心绪已在古人与我共明月之中,诗意亟待抒发。秋月师姐喜欢调侃别人,喜欢给人牵鸳鸯谱,我不知道是真喜欢,还是这仅是战胜实验室无聊日子的把戏,我更倾向于后一种。
「你单身,大哥也单身,要不考虑考虑大哥?」总能在你们聊的开心的时候,秋月师姐用这句话把你逗的没有了话说,或许也面红耳赤。我是不知道的,因为我从来不参与这类话题,也没有站起来看过你是否真的脸红了。绝大部分人经不起夸赞,同样也经不起同一件事重复提起。持续的夸赞会让人不经意间默认自己确如别人口中一样好,重复提起两个人可以在一起,也会让人自然去思考另一个人是否可以作为另一半的潜在对象,这是一个心理暗示。不过这种调侃不带恶意,这种暗示也不带任何好与不好的结果,所以大家都不会太在意这种玩笑。
我追问过我自己,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暗示对我有多少影响。仔细想来不到一成,这影响是如此低。但现在想来,种下一颗种子,留下一点痕迹确实也不需要多大力气。开不开花,结不结果,从来都不是这个玩笑的目的,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当时的一笑。情起,无心插柳而已。
我总是会想人这辈子,很多人其实毕业之后再也见不到的,即使是同村,更别谈天南海北相聚的学校了。所以珍惜每一段和别人相处的时光,珍惜每一段关系,珍惜当下。但人总要离别,这是没法的事,因此临别践行,临别赠言就会显得很珍贵,有纪念意义。
「秋月,有什么事说一声。」他们毕业了。我走出了实验室,想想未来可能很少会联系,也许再也不见了,又回头站在门口对秋月说出了这句话。
「啊!大哥这句话给我整不会了。」秋月师姐愣了一下。